新聞資訊
news強風疾速掠過格爾木沙漠高高的沙丘,放眼望去,干燥明亮的陽光照耀著每一個肉眼看見的地方。廣袤無垠的沙漠之中,一群技術人員,如同現代的探險家,手持精密的測量儀器,穿梭于起伏的沙丘之間。他們踏著細軟的沙粒,每一步都顯得堅定而謹慎。
他們來自中國能建華北院,正為疆電入川渝±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進行終勘定位工作。
疆電入川渝特高壓工程是深入推進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設的重點工程,華北院承擔的線路部分位于青海格爾木地區。格爾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連接西藏、新疆、甘肅的戰略要塞和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自古以來就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羌中道的重要驛站。
奔赴無人區
此次勘測的輸電線路途經一片無人區,唯一留下的印跡還是上次勘測人員來時留下的車輪印,漠漠沙地,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莊重感。
每天早上,團隊人員匆匆在駐地吃過早飯,就出發前往現場。現場環境根據目的地不同,分別為連綿不絕高低不一的純沙丘,和較為平坦、但更容易讓人口干舌燥的帶有細土和各種大小碎石組成的魚鱗紋的沙土地。
由于沙漠晝夜溫差大,大家一致同意在早上的時候多趕路,少休息。但到了中午,高溫籠罩,伴隨著頭上碧藍的天空,腳下的大地在無情地灼燒,往遠處看去,能看到因為高溫而扭曲的空氣,干裂的嘴唇讓你喝多少水都無濟于事,高原反應帶來的氧氣不足導致的頭疼感讓每一步都變成了一種煎熬。
極限穿越
雖然早知沙漠的壯美,但真正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大家還是被此起彼伏的沙丘壯麗的景象震驚到了。
然而這震驚尚未消逝,還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面對。在去往沙漠的途中,難以辨別的地形是最需要考慮的問題。長滿低矮耐旱植物、鋪滿碎石的地表下面仍可能是成片的細沙,車輛隨時會出現故障并陷進沙坑里。足以吹飛帽子的大風伴隨著車輛走過飄起的沙塵,在一些路段可見度幾乎為零。
激流勇進
最忘不了的當屬跨越河道的那幾天。開展工作的幾個星期后,團隊一行碰上了格爾木幾十年難一遇的大雨,連日的大雨讓荒漠積攢了恐怖的水量,公路上地勢低的地方直接被從兩旁高的地勢上沖下來的水無情淹沒,變成了足有膝蓋深的水塘,一不留神就會被水流沖走。一眼望不到頭的河道被湍急的水流填充,而塔位正在這些水流中間。
淌過這些水流的難度超出想象,大家相互扶持、砥礪前行。有些過膝深的水流,堪堪能在里面保持穩定不被沖倒,而有些及大腿根深的水流只能繞道而行。如果長時間站在水里的一個地方開展工作,不一會就會往下沉,為了安全,大家盡量多移動自己的位置。
每天工作結束后回到宿舍,深感疲憊的團隊成員狼吞虎咽地吃著一天唯一的一頓正餐。顧不上分時間段提供的熱水和用了很久也沒法洗的床單被罩,就沉沉睡去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每一分每一秒都考驗著耐心與專業。但他們用勘測到的看似平凡卻至關重要的數據,為工程藍圖添上了最堅實的一筆,確保每一項建設都能在沙漠的懷抱中穩健扎根。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正是這樣一批電網設計先鋒,他們堅守初心,篤定前行,勇當高質量發展的攀登者、實干者,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了華北院的責任與擔當,書寫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美麗篇章。